遁甲
发表于 2022-5-31 17:37:43
斗母宫供奉的就是北斗众星的母亲——紫光夫人。为什么叫紫光吗?北方为水,为寒冷,颜色为黑。大东北有黑土地之说,世界没有纯白色和纯黑色,黑到深处则为紫。那么在风水摆件里面就有了佛家七宝之一的紫晶洞,能够收气化煞改善个人的磁场功能。爬山如人生,爬到这里就明白人生路漫漫,要常怀感恩之情,你的未来才能走的长久。
斗母宫的西边崖上有几处刻字,内容分别是“蔚然深秀”、“洞天福地”、“肤寸升云”和“虫二”。“虫二”到底什么意思呢?風月二字的繁体去掉边就是虫二,意为风月无边。谁写的呢?自古济南名士多,这两个字就是济南人写的,叫刘十二。
这个人很聪明,12岁考中秀才得此名号,真名为刘廷桂。光绪年间,他登泰山,经过斗母宫,听说宫内尼姑不守佛规,闹出绯闻,常为人唾弃,一怒之下写下了“虫二”二字,隐晦地辱骂尼姑只会搞风花雪月之事。据传刘廷桂还送尼姑一块匾,上面写着“因受”二字。将“恩”、“愛”两字去掉心就是“因受”,表示“恩爱无心”,也是在巧骂无德无良。
遁甲
发表于 2022-5-31 17:38:04
过了斗母宫,就到三官庙,分别是天官、地官、水官,这是道家思想。中国本土的就是黄老文化,根源性的东西就是还是道家内容。三官在民间的影响就很大,三官的诞辰分别是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天官出生在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天官赐福,所以元宵节张灯结彩。
地官出生在中元节,也就是阴历7月15日,在佛家里面也称之为盂兰盆节,地官赦罪,所以中元节烧纸,祭祀祖先。
水官出生在下元节,也就是阴历10月15日,也叫寒衣节,水官解厄,这一天民间有给往人送寒衣之说,以表纪年。
所以三官庙供奉三官,是对人生百事的一种言表,通过悲喜两重天的方式,让人有一个更加平静的处事态度,放下包袱,继续前行的格局。
遁甲
发表于 2022-5-31 17:39:46
最后分享一个案例:
一个学生的房子一直卖不出去,当天他直接来到佛堂沟通交流,我根据他问的时间18.12,起卦为水雷屯变天雷无妄,这是正东出了问题,经过处理,现已成功出售。
遁甲
发表于 2022-5-31 17:40:24
大家,晚上好。
我们之前的时候,谈到爬泰山,讲到哪里呢?三官庙。三官庙的大殿,映入帘里的是一副对联,上联是:大道能容容天容地容水有容乃大;下联是:玄德可鉴鉴善鉴恶鉴痴无鉴才玄,横批是道济众生。
说起道济终生来,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三年前。那个时候,我刚刚开始讲解易经的内容,斯是陋室,举步维艰。放弃了很多东西,开启了一片新的天空。很多朋友和家人不是很理解,这是一个不赚钱的事,反而又是一个特别辛苦的事,自古以来,天下之事,唯文化传承难上加难。
遁甲
发表于 2022-5-31 17:40:42
老天给你关上一道门,就很打开一扇窗。换个角度看这个世界,绝处逢生。其实每一个中国的文化人,都从骨子里觉得欠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太多太多。
我父亲是,我也是。骨子里,流淌着几千来中华文明的血液,点点滴滴都映射历史的沉淀和人类的脚步。于是,甲午年,我发了一个大愿:还易于民,道济天下。
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是百家之源。而错综复杂的变化夹杂大道至简的内容,如何让晦涩难懂的文字变成日用之间的文化,这实属不易之为。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但凡星星之火,都可燎原。所以道济天下也好,道济众生也好,一种使命,一种前行。
遁甲
发表于 2022-5-31 17:41:06
过了三官庙,东北方向有一处闻名遐迩的地方——经石峪,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 经文刻于缓坡石坪上,自东而西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经千余年风雨剥蚀、山洪冲击,神传至今。
再往上,空气中有点湿润的感觉,这个时候,就到了壶天阁。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到了壶天阁,就仿佛到了升仙的地方。壶天阁的旁边有一个三清殿,殿内供奉着三尊天神,玉清、上清和太清,这是道家的至高神。
玉清元始天尊是道教的第一大神,左手虚拈,右手握棒,象征着混沌世界的无极状态;上清灵宝天尊手捧半黑半白的圆形阴阳镜,象征着从无极状态延伸到太极;太清道德天尊手持一把阴阳鱼扇子,象征着从太极生化出来的两仪。
遁甲
发表于 2022-5-31 17:41:27
这道家三清的文化和佛家三圣的文化极其相似,从某种意义上讲三清的产生是参考佛教三圣体系的内容。但是佛家里面有文殊三十六卦,这无疑也是借助道家六十四卦内容的进一步演变。
在佛家内容里,有道家的影子,在道家内容里,有佛家的影子。这是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很多道家的人物也是佛家的人物,比如观世音菩萨,在道家里面称之为慈航道人。
从一天门开始,一路走到壶天阁,绕过回马岭,来到中天门,中天门也称之为二天门,这是整个爬山的中间点。上尊下卑,爬到中天门,大部分人就身疲力竭了。我们经常说,爬山如人生,爬到中天门,就像人到中年,感悟颇深一样。
遁甲
发表于 2022-5-31 17:42:16
这道家三清的文化和佛家三圣的文化极其相似,从某种意义上讲三清的产生是参考佛教三圣体系的内容。但是佛家里面有文殊三十六卦,这无疑也是借助道家六十四卦内容的进一步演变。
在佛家内容里,有道家的影子,在道家内容里,有佛家的影子。这是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很多道家的人物也是佛家的人物,比如观世音菩萨,在道家里面称之为慈航道人。
从一天门开始,一路走到壶天阁,绕过回马岭,来到中天门,中天门也称之为二天门,这是整个爬山的中间点。上尊下卑,爬到中天门,大部分人就身疲力竭了。我们经常说,爬山如人生,爬到中天门,就像人到中年,感悟颇深一样。
遁甲
发表于 2022-5-31 17:42:35
人在中年之前,都是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
没有好坏,经历越多,沉淀越多。人到中年以后,才施展才华,彰显人生精彩。中天门是一个分界点,也是一个心灵的反射区。有的人在这个时候,开始说:才到中天门呀,才一半也,什么时候到山顶呀?有的人在这给时候,会说:到中天门,居然一半了,那离山顶又近了。
不管你现在到了什么年龄,居住在哪个城市,有一份怎样的工作,你身边经常接触的人群中一定会被分成这样两类人:
一类是每次见面或聊天都是“老样子”的那类人,和你说自己沉闷的生活,乏味的伴侣,甚至没什么前途的工作,那神情里似乎没有什么关于未来的惊喜。
而你身边的另一类人,是每次见面都有新鲜事分享的人,每次聊天却充满希望,信息量极大,让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中也有什么地方值得改变或者尝试。在他们的身上,有什么东西在深深地吸引着你,能赋予你更广阔的思索。积极的人生的总有精彩,人生那么多的事可以做,鸡毛蒜皮并不足以成为你的全世界。人进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接近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人。
遁甲
发表于 2022-5-31 17:43:01
过了中天门,才是离天更近的地方。
中天门过后,山路往北,有石笋如剑,上刻“斩云剑 ”,再往有巨石,风化后纹理盘旋若龙,上刻“蛟龙石”。爬到这里,仿佛到了仙境。上有龙腾下有云,旁边飞泉东来,只见石崖上赫然刻着“人间天上”四个大字,这就是快活三里。
在快活三里的北首有个桥,原为木桥,当时桥是红色的,所以民间称其为红桥。后来,几经其变后,民国年间才改为石桥,名之“云步桥”。这个桥是天然形成,据说碧霞元君(泰山奶奶)与兄长争坐泰山,兄妹二人互不相让,于是商定谁先爬上山顶,泰山就是谁的,登山日期定为三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