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甲 发表于 2022-11-29 14:58:27

每周分享:一切法皆是佛法

【声明】:本文原内容,来源于2018年08月08日 每周分享 现整理如下。

好久没有分享关于佛家的内容了。
这里,请注意是佛家,不是佛教,更不是佛学。现在我很“害怕”学佛的人,满嘴佛话,满脸佛气,遇见个人就让人家放下,唯一法的行为,其实挺可怕的。

什么叫唯一法行为,就是认为自己所修所学的法才是最真正的法门,其他的都是旁门外道。说句不客气的,当初的佛法就是建立在旁门外道的基础上,我在佛堂之前讲解金刚经的时候,说过这个话题。
佛教借鉴了印度教、耆那教的很多内容,来到中国又借鉴了道教、儒家思想很多内容,从而形成了现在独有风格的佛家发展体系,说句老百姓能听懂的话,就是佛家有足够的包容。

金刚经上面讲:一切法皆是佛法。这句话,很大无畏的。你学吧,你学的任何东西都是佛法,只不过不是究竟法,都是究竟法的延伸。那什么是究竟法呢?无色、无相、无味,为言语所能表达。

金刚经还有一句话:一切贤胜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什么意思?耶稣也好,玉皇大帝也好,各路神仙也好,大家修行都没有错,只不过是修行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所以但凡让你精进的都是好的法门,有多少个呢?佛家里面讲,八万四千法门。
整个佛家的内容,浩如烟海,主要有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经,这里指的是佛经。什么叫经呢?当年释迦牟尼佛和弟子们的对话,比如金刚经,是释迦牟尼佛与须菩提的对话,两个的对话总结成集,就叫经。再比如心经,心经是是释迦牟尼佛和舍利子的对话,所以心经里面有这样的内容,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个主旨的概念,大家一定搞清楚。学佛,没必要那么严肃,应该活泼的学。释迦牟尼佛本身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你干嘛搞得和包拯一样,谁也不欠你的,反而是你欠这个世界的。看这个不对,看那个不对,根本是你不对嘛。
既然经是对话,那么对应周易这就是兑卦,用嘴去说的意思。我们知道,所有的表达和你真实的意思都会有差距,所以但凡说的话,都是不圆满的,兑卦的像意就是不圆满。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当年孙悟空西天取经归来,第一次拿到的是无字天书,感觉如来骗了他,后来拿到的是有字的经书。

其实有文字,已经是第二义了。第一义是不需要文字的,所有真正学佛的人,经常说一句话,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那么没有文字,心印相传,这就是禅宗的诞生。当年释迦牟尼佛要讲经了,这个时候摩诃迦叶一笑,禅宗就开始了。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第二部分,叫论,就是佛弟子们的总结。就像现在我们大学毕业要写论文一样,那些追求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们,学了半天,怎么样?自己也做个总结,总结的比较完善了就叫论,比如《瑜伽师地论》、《中观论》、《十二门论》、《百论》等等。

在唐朝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专门以后面三个论为研究方向的佛学流派,称之为三论宗。其实佛教有很多门派的,什么禅宗、净土宗、律宗等等。每一个宗所依的经典不同,专修的内容不一样,但是目的地都一样,成佛。
第三部分,叫律,就是学佛之人必须遵循的戒律清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基础五戒,后面还有八关斋戒,再往后有详细的戒律,最严格的就是律宗,戒条有200多条,一般人是受不了的。近期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就是转研律宗。弘一法师是谁呢?俗名李叔同,曾经有一首诗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必连天。

这三部分,结合起来叫什么呢?
三藏(zang),所以一般的寺庙,都有一个比较神圣的地方,叫藏经阁,这里的藏念
zang,不念cang。所以真正懂得经、律、论,三部分的法师,才称之为三藏法师,这是很高的赞赏。一方面是对佛学内容的研究很高深的认可,一方面是对佛教持戒规范的顶礼,一方面是对佛家总结发扬的感慨。
三个方面,代表的所有的敬意。
天下万有,都在这里面了。所以,易经的里面的三也是代表一切的意思。
我之前提到唐三藏,有一个卦叫天泽履变乾为天。
这就是学佛之人的修行轨迹,或者说修行人的感觉轨迹。

一开始的卦叫天泽履,代表行走。
每一个真正的修行人都是实践出真知,都是拜访了很多的大师名家后才会感悟。即便是当年释迦牟尼佛也是经历了12年的外道修行,后来在菩提树下悟道的。能不能直接从菩提树下悟道?不可以。这就像我们很多时候习惯走捷径一样,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捷径,就是做好当下,不断精进。
记得当年有这么一个经历,小的时候,我们喜欢去玩诸葛林,也就是现在大家说的迷宫。进入迷宫后,怎么才能快速的走出来?一般聪明的人,在里面会越走越走不出,因为你总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聪明。后来,我突然想明白了一个事情,不管是迷宫也好,还是其他具有迷阵性质的场地,你进入的地方都有一个口,口分两边,你沿着一个边,不停的走,不管中间如何绕来绕去,你总能在边的尽头出来。
此边即彼边,出入一念间。
人生总有是有很多弯路等着我们,黄河九十九道弯,绕过千山与万里,奔流到海。遇见点挫折,是生命的色彩;遭遇些不幸,才具有斑斓。世上没有不弯的路,走着走着就直了。
网上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刘强东一夜白头,任正非半夜哭醒,俞敏洪为了一点小事陪着喝酒进医院,柳传志在最困难的时候被骗了200多万。后来,才有了京东、华为、新东方、联想。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已经呈现出来的结果,真正的过程,谁不是兢兢战战、举步维艰?

人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
我每年四月初四,也是从济南步行到山西五台山,全程600公里,历时2周左右。这2周里面,有热日炎炎,也有风水相加,有景色宜人,也有破烂不堪,像极了人生。我常常把这段过程,称之为人生的缩影。
走一遍有一遍的感受,走一遍有一遍的体会。
在路上,你会思考,你会彷徨,你会退缩,你会后悔。快到终点的时候,你也会激情再燃,你也会洋溢笑容。其实,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不都这样嘛。
我在之前分享过几次这次五台山的感受和感悟,在这里就不重复了。
不过有一点,要声明。很多事情,你看上去简单,你真正去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没那么简单。很多事情,你看上去很复杂,你真正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做着做着就简单了。
人,容易活在想象里。
或悲或喜。
我们去看大海,真正大风大浪的时候,你知道自己应该怎么躲藏。在海边长大的人,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大海真正危险的不是大风大浪,而是风平浪静。一个深如大海的人,才是最值得敬重和佩服的人,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才是没有水准的人。
这个东西,就像武术。
真正的交技,看的不是你出手有多快,武功有多高,而是你的心。你急于出手,那你的破绽就暴露无疑。你出手越多,暴露越多。就像人,你第一次发脾气,别人觉得害怕;你第二次发脾气,别人觉得以后注意;当你第三次发脾气的是,别人知道以后就过去了;当你第四次发脾气的时候,别人会认为你有病。
就这么简单。
好,话说回来,接着说卦。
天泽履,还代表什么呢?一开始修行的人,都会犯一个错误,就是己见。什么叫己见,学了一点东西,就会四处宣扬,唯恐天下不知。刚开始学会了算卦,是个人都要算一算;刚开始学了佛经,逢人就讲放下。学佛一天,佛在眼前;学佛一年,佛在大殿;学佛十年,佛在天边。
人懂得越多,越像稻谷,谦卑中有内涵。
刚开始给大家做指导的那几年,总是喜欢争辩,你这不对那不对;后来,听的故事多了,见的人多了,就突然明白了,你说的对,你说的有道理。你所表达的就是你当下的状态,没有对错。而我唯一要做的,就是给你建议。听,是你我的缘分;不听,是你我的造化。听与不听,我不损失,而得到不得在你。这个感悟的转变是沉淀出来的。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对,别人的都是错。这个事,别人对不起我,他伤害了我。既然是他对不起你,那么损失的是他,你为什么要痛苦?既然他伤害了你,他是无情的,你为什么还有沉浸了对他的感情了?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这不是可笑,也不是可怜,而是。。。
过了天泽履是什么?中间的卦是风火家人。
火怎么才能越烧越旺,有点微风的时候,风动火升。
我们再看这个卦,巽卦代表风,五行属木,为书的意思;离卦代表数字三,这个卦代表了一本书,叫三国演义。上面代表木,下面代表火,这个字是什么字呢?焚烧的焚字。

巽卦为树,离卦为红,这就是红色的树,这是什么树?凤凰树、红杉、红掌。
离卦为眼睛,巽卦为青,这是一种病,青光眼。
佛教讲究四大皆空,哪四大?地火水风。
天泽履的泽代表水的意思,风火家人卦风和火,还差一个,什么地。
人的身体变化都是地大先散,其他接踵而来。地是根本,这个根本在哪里?最后一个卦乾为天里面。乾卦的对立面就是地坤卦,是开始也是结果,所有的开始都是结束,所有的结束又都是开始。

你修行了一辈子,才会明白,怎么修了一个好的开始,这是根本。
不然,你就会落入六道轮回里面,反反复复,终不明白。时而快乐,时而痛苦,其实在这种无始无终的过程里,你把握不了自己,一切都如梦幻泡影。
我们再总结一下,喜欢数字3和12的人:
(1)小时候是家庭比较奔波,搬来搬去,人也是换学校和班级频繁,12岁会有变动。

(2)口才非常好,满天过来,口说破天,心情愉快了,谈天谈地,心情不愉快,我们之间有一个天的距离。    (3)内心火热,喜欢文化艺术,早熟或者早8恋。
(4)西方和东方是吉利,南方和北方比较辛苦,适合白色车。
(5)可以从事汽车行业,尤其是二手车行业。
(6)可以骑马,人生如三藏,29岁容易有大的变动。
(7)容易是二把手,24、25、34、35、44、45,逢4、5的时候容易赚到钱,而且逢5的时候,容易有搬家和更换居住的事情发生。
(8)容易得脑积水,家里西北缺角的意思。
(9)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喜欢看三国演义,喜欢凤凰树、红杉、红掌等绿植。
(10)人生35岁,会是人生的一个高峰,但是要注意容易得青光眼。
今天的课程呢,我们就先讲到这里。
因为周五是线下课程,推迟到下周一,我们晚上8点,不见不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周分享:一切法皆是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