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甲 发表于 2023-2-15 19:47:30

每周分享:二月二龙抬头之登泰山(二)

【声明】:本文原内容,来源于2019年3月15日 每周分享 现整理如下.

我们之前的时候,谈到爬泰山,讲到哪里呢?三官庙。三官庙的大殿,映入眼里的是一副对联,上联是:大道能容容天容地容水有容乃大;下联是:玄德可鉴鉴善鉴恶鉴痴无鉴才玄,横批是道济众生。


说起道济众生来,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三年前。那个时候,我刚刚开始讲解易经的内容,斯是陋室,举步维艰。放弃了很多东西,开启了一片新的天空。很多朋友和家人不是很理解,这是一个不赚钱的事,反而又是一个特别辛苦的事,自古以来,天下之事,唯文化传承难上加难。


老天给你关上一道门,就会打开一扇窗。换个角度看这个世界,绝处逢生。其实每一个中国的文化人,都从骨子里觉得欠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太多太多。我父亲是,我也是。骨子里,流淌着几千来中华文明的血液,点点滴滴都映射历史的沉淀和人类的脚步。于是,甲午年,我发了一个大愿:还易于民,道济天下。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是百家之源。而错综复杂的变化夹杂大道至简的内容,如何让晦涩难懂的文字变成日用之间的文化,这实属不易之为。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但凡星星之火,都可燎原。所以道济天下也好,道济众生也好,一种使命,一种前行。


过了三官庙,东北方向有一处闻名遐迩的地方——经石峪,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 经文刻于缓坡石坪上,自东而西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经千余年风雨剥蚀、山洪冲击,神传至今。


再往上,空气中有点湿润的感觉,这个时候,就到了壶天阁。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到了壶天阁,就仿佛到了升仙的地方。壶天阁的旁边有一个三清殿,殿内供奉着三尊天神,玉清、上清和太清,这是道家的至高神。


玉清元始天尊是道教的第一大神,左手虚拈,右手握棒,象征着混沌世界的无极状态;上清灵宝天尊手捧半黑半白的圆形阴阳镜,象征着从无极状态延伸到太极;太清道德天尊手持一把阴阳鱼扇子,象征着从太极生化出来的两仪。


这道家三清的文化和佛家三圣的文化极其相似,从某种意义上讲三清的产生是参考佛教三圣体系的内容。但是佛家里面有文殊三十六卦,这无疑也是借助道家六十四卦内容的进一步演变。


在佛家内容里,有道家的影子,在道家内容里,有佛家的影子。这是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很多道家的人物也是佛家的人物,比如观世音菩萨,在道家里面称之为慈航道人。


从一天门开始,一路走到壶天阁,绕过回马岭,来到中天门,中天门也称之为二天门,这是整个爬山的中间点。上尊下卑,爬到中天门,大部分人就身疲力竭了。我们经常说,爬山如人生,爬到中天门,就像人到中年,感悟颇深一样。


人在中年之前,都是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
没有好坏,经历越多,沉淀越多。人到中年以后,才施展才华,彰显人生精彩。中天门是一个分界点,也是一个心灵的反射区。有的人在这个时候,开始说:才到中天门呀,才一半也,什么时候到山顶呀?有的人在这给时候,会说:到中天门,居然一半了,那离山顶又近了。

不管你现在到了什么年龄,居住在哪个城市,有一份怎样的工作,你身边经常接触的人群中一定会被分成这样两类人:
一类是每次见面或聊天都是“老样子”的那类人,和你说自己沉闷的生活,乏味的伴侣,甚至没什么前途的工作,那神情里似乎没有什么关于未来的惊喜。


而你身边的另一类人,是每次见面都有新鲜事分享的人,每次聊天却充满希望,信息量极大,让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中也有什么地方值得改变或者尝试。在他们的身上,有什么东西在深深地吸引着你,能赋予你更广阔的思索。积极的人生总有精彩,人生那么多的事可以做,鸡毛蒜皮并不足以成为你的全世界。人进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接近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人。


过了中天门,才是离天更近的地方。中天门过后,山路往北,有石笋如剑,上刻“斩云剑 ”,再往有巨石,风化后纹理盘旋若龙,上刻“蛟龙石”。爬到这里,仿佛到了仙境。上有龙腾下有云,旁边飞泉东来,只见石崖上赫然刻着“人间天上”四个大字,这就是快活三里。在快活三里的北首有个桥,原为木桥,当时桥是红色的,所以民间称其为红桥。后来,几经其变后,民国年间才改为石桥,名之“云步桥”。这个桥是天然形成,据说碧霞元君(泰山奶奶)与兄长争坐泰山,兄妹二人互不相让,于是商定谁先爬上山顶,泰山就是谁的,登山日期定为三月十五日。


碧霞元君自知三寸金莲爬山肯定不是哥哥的对手,于是提前走访调查,找到了一条通往山顶的捷径。当她来到快活三里时,忽见前面一道万丈深渊拦住了去路,周围都是悬崖绝壁,插翅难飞。元君正在犯愁,就听“咔嚓”一声,一棵几搂粗的松树从山上滚来,不偏不斜,正好横亘山涧,成为一座小桥。


元君绝处逢生,转悲为喜,不禁叹道:“天助我也!”说着就要举步上桥,可是独木桥难行,元君又是小脚,而桥下一眼望不到底,令人头晕目眩,元君举步难行。元君这时寒心绝望了,伤心地泪流不止。


正在此时,忽见一片白云从山顶飘然而下,浮在桥底铺平了山涧,遮挡住了无底的深渊,元君稳稳当当过了桥,捷足先登,坐了泰山。事后人们便把三月十五日,元君登山的这一天作为她的生日,每年都有许多人给进香祝寿。那座松树架起的小桥,便得名“云木桥”,后来改为“云步桥”。


云步桥往上不多远的位置就是这五大夫松,说起五大夫松,我们就要说一下大秦帝国!大秦帝国的产生是在一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战国时代。华夏大地的西陲疆域,古老的秦部族用一段段血与泪,爱与恨交织的悲壮故事,推动着整个时代前行,最终战傲天下,一统中原,成就华夏文明的正源。


谈起大秦帝国,不由得让你想起千古一帝——秦始皇。秦王政消灭六国,统一天下后,自号为始皇帝。他听说,古代帝王必须亲自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才能算是有德行的君王。


儒家思想认为,真命天子一定是上苍承认他的德行,接受了他的祭祀,才会取得天威地摄。于是,秦始皇便带领着文武大臣,和众多儒生来到泰山,商议如何封禅。儒生们说,所谓“封禅”,就是在泰山顶上祭天,在泰山脚下祭地。前者叫封,后者叫禅。


儒生们又说,帝王上泰山顶祭天不能坐车,如果非坐车不可,也要用蒲草裹起车轮子,以免辗坏山上的一草一木,以表示对泰山的敬重。这位暴君一听条件如此苛刻,一气令下,哪里有这么凡俗礼节,对儒家有了厌恶之情,慢慢了演变出后来的焚书坑儒。


秦始皇一行人浩浩荡荡上了泰山,沿涂不好行车的地方,就砍树伐草,开山凿石。到达山顶,祭天完毕,立起一块大石碑。


这时候,天色突变,乌云滚滚,暴雨即将倾盆。秦始皇心中有鬼,以为得罪了山神,拔腿就往山下跑,手下一批人也紧跟而逃。大家刚刚跑到五松亭这个地方,只听得一声惊雷,瓢泼大雨就劈头而来。秦始皇习惯了养尊处优,身体弱不禁风,这场大雨来势凶猛,眼看要被冲下山去。


  正在危急时候,忽然发现路边有一棵大松树。这位不可一世的皇帝,赶忙双膝跪在树前,两手死死抱住树干,口中念念有词,哀求树神保佑。雨过天晴,天下太平。秦始皇毫发无损,真以为树神在护驾,于是就加封那棵救他的松树为“五大夫松”。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我们周一晚上8:00,不见不散。近期已经在录制全新专辑《易经财富密码—梅花易数从入门到高级》,讲解了七天学会算卦的步骤,欢迎关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周分享:二月二龙抬头之登泰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