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2|回复: 2

【新教程】易经阴阳之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7 17: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阴阳交感,能化万物。
茫茫宇宙之中,初为混沌,一气成显,清的开始浮升,重的开始沉落,逐渐形成天清地浊之象。天阳地阴,彼此之间能量相互影响,从而形成雷电、雨露、阳光、空气,进而相互交感形成生命,自此世间变化无穷。可见,阴阳思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自然形成、推动发展变化的根本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就像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描述一样: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阴阳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呢?两者又存在怎么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第一部分:一阴一阳之谓道
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比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好与坏等等。比如一个东西在桌子上,是相对比较高的位置,为上为阳,那么一个东西在椅子上,是相对比较低的位置,为下为阴,这里我们能够看到上下是相对立的又相互依存的,没有高就没有低,没有上就没有下;解下来,我们把椅子放在桌子上,那么椅子上的东西又处在比较高的位置,而原来桌子上的东西就相对比较低了,由此可见阴阳可以相互转化并相互影响。就像现实生活中,你作为父亲,看到自己孩子的时候,你是长辈为阳,孩子是晚辈为阴;但转过身,你遇到自己父亲的时候,那么你就成了晚辈为阴,而自己的父亲又变成了阳,所以阴阳是所有事物、关系的两个状态,随时随时根据各种情况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又相互制约。

换个角度来思考,既然世间万物皆是阴阳变化,那么我们的人生呢?我们先从一个比较现实的话题说起,人的一生都为追求价值、财富而努力,什么才是属于我们的财富?
(1)劳动付出所得,工作多少收获多少,这是最直接的答案。
(2)父母以及其他人的赠予,有的人天生就有很多的财富。
(3)管理与掌控,你公司里面有100个人,这100人创造的价值。

关于财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关于获得财富的方法,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思路。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呢?其实很简单,属于你的减掉你要花掉的,剩下的就是你的财富,这就是阴阳。 阴阳揭示了一个规律——所有人的一生都是漏斗,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你赚到的钱再减去你花掉的钱,剩下的才是属于你的钱。所以人生总是有进有出,有好有坏,这种好坏同时存在又相互影响的状态,易经里面总结了一句话:一阴一阳之谓道。

既然人生有好有坏,那么你现在处在什么时期?如果当下是好的时期,那么你需要谦虚一些,接下来会有一些新的考验;如果是坏的时期,那么恭喜你,接下来你马上就要触底反弹了。没有任何一个人会一直好,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会一直坏,为什么你不好的时候等不到好的时候到来呢?因为信心和耐心不够。夏天再酷热难耐,冬天依然按时会来;富人即便富可敌国,也抵不过时代变迁。

下面我们做一个深度思考,拿出一张纸,从2010到2020年这十年,认认真真考虑一下。这十年当中,到底哪一年好?哪一年不好?好是因为什么好?不好是因为什么不好?10年到20年的变化,也将是你20年到30年的变化,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十年就是一条抛物线,有人生的高点也有人生的低点,这高点就是易经里面的阳,而低点就是易经里面的阴。人生就是阴阳互动而产生的一条生命轨迹,所有的轨迹都是有迹可循,而学习易经就是让我们通过熟透阴阳找到属于自己的变化规律,然后按照规律去生活和发展,就能达到相对理想的效果,这就是知而不惑,易通百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 21: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之前讲解了《易经的起源》、《周易的发展》、《周易的核心阴阳》,并针对阴阳详细阐述了第一方面的内容,一阴一阳之谓道。今天,我们开始讲解第二部分内容,万物负阴而抱阳。

第二部分:万物负阴而抱阳
这个世界很奇妙,有太阳就有月亮,有男人就有女人,有好人就有坏人,宇宙中任何一个独立的个体都能找到与其相对的自然体,这就是易经的阴阳互存之理。除了互存影响之外,阴阳还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其实这个很简单,我们通过名字就能很清晰的看到两个的作用力,阴阳阴阳,阴大于阳,阳从阴出。生命都是朝气蓬勃的,都是阳光正气的,但人的生命都是从母亲肚子里出生的,都是从隐蔽之处而出,所以从这个点显而易见——阳从阴出,这就是阴大于阳。我经常开玩笑地讲,再伟大的男人也是女人生的,女士不仅是半边天,关键另外的半边天也是人家的自豪。

从易经角度阐述“阴大于阳”的逻辑关系,可以粗浅地理解,我们看不到的往往比看到的更厉害,感知不到的往往比已知的更庞大。站在科学角度出发,直到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微乎其微,广袤无边的世界隐藏很多超乎现在科技的力量与现象,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不断逐步证明人类知识的渺小。文化知识来源生活,又服务生活,那么阴大于阳,在现实中如何体现呢?
(1)任何人任何事,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要关注他没说的部分。
(2)任何人任何事,负能量往往比正能量更容易有影响力。
(3)任何人任何事,不要看光环下的显现,而看最不堪时候的状态。

我们现在的社会既非常现实又特别浮夸,很多时候彼此的沟通,对方总是展现出各种美好。尤其是在沟通某个具体事情的时候,大都会描绘得五彩斑斓,有一个十分憧憬的未来,但从来不会轻易地告诉你,他现在负债多少,贷款如何。与虚渺的未来相比,这些隐形的东西往往在关键时候起决定性作用,梦想固然美好,无基之地难成高耸之物,厚积薄发才会拨云见日。与此同时,人天生存在两个神秘力量,这两个力量贯穿你的一生,甚至影响你的所有成就,这就是人从出生就具备了两样本事,一种叫哭泣,一种叫微笑,一个是阴,一个是阳。

我们仔细回顾现有的生命,你会发现一个情况, 就是我们平时笑的太少而悲的太多,或者说如意的时间偏少,颓废和平庸的时间偏多,这也是阴大于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微笑、如意逐步变成了一种能量体,它积极向上,给人感觉光明和温暖,这就是正能量;与之对应的就是存在厌倦、失落,给人感觉到颓废和无助,就像一个无底的黑洞,这就是所谓的负能量。负能量会吞噬我们的精神与未来,正能量会引导我们奔向阳光的前方,如何剥离负能量、集聚正能量,开启脱胎换骨的人生,这就是接下来要分享的“水火既济向阳生”,人生真正的觉醒。




在讲觉醒之前,我们先就阴阳分享几个现实中的体现与应用。
盘古开天论雌雄,人间百事分阴阳。
现实中有哪些关于阴阳的具体应用呢?我们又应该通过易经阴阳如何指导我们的人生呢?

(我们先看一下下面两个图片,你会选择哪一个?)

微信图片_20231103173016.png

微信图片_20231103173154.png

微信图片_20231103175907.png

首先,我们走在广袤的大地上,一般最希望看到的是阳光灿烂的晴天(当然酷热难耐的夏天除外),仰头看天,云卷云舒,你会很感觉到开阔、很放松、很治愈;那么如果是黑云密布,天聚阴气,抬头望云,不敢直视,你会感觉到压抑、恐慌、不舒服。所以人体上方有足够明亮的空间,会给人带来愉悦感,在我们生活或办公地方,有足够的挑高、天花板的颜色比较清爽就会舒适;否则会给人压力,从上而下的压迫,时间久了就容易形成经常头疼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容易头疼、失眠或睡眠不好的原因之一。另外,也容易形成抗拒上方的情绪,而上方在人的关系中代表长辈、师长、领导,所以在家中就容易有顶撞父母的子女,在工作中就容易对抗上级的员工,这些来自阴阳的直观反映往往非常应验。

其次,我们走在悬崖峭壁上,虽然手可以依辅周围的建筑物,脚也踩在坚实的路面上,但依然胆战心惊,举步维艰,这就是因为脚下的一旁是深不见底的悬崖,没有足够的安全感会让我们惊慌失措。所以人体下方需要足够的结实、厚重,会给人带来安定,在我们生活或办公地方,就需要地板或地面颜色厚重一些,减少高低起伏,会让人从容不迫;否则就像走在玻璃栈道或吊桥上,内心的恐惧会越聚越多,日积月累就会影响人的底气,不敢言语或者胆小声音小,很多家庭中的孩子容易出现类似的情况,这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那么对于成年人来说,肾主蕴藏,长期在上述的环境中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类似耳鸣、失聪、腰肾不适等,会相对比较明显。

这就是天清地浊天阳地阴,一阴一阳之谓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上下阴阳平衡,才能有良好的发展;反之,如果一个人头上戴着厚厚的头盔,脚下穿着窄小的鞋子,就容易形成头重脚轻的感觉,做人做事都容易半途而废。


下面我们再分享另外的应用。
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汽车,汽车能够正常使用依赖于两个系统,一个是动力系统,驱使车辆往前,这是阳;一个是刹车系统,控制车辆停止,这是阴。那么对于我们安全驾驶来讲,这两个系统哪一个更重要?虽然动力是解放我们人力的最好方式,但是刹车才是救命的钥匙,很多车辆事故都是因为行驶太快失去了控制车辆的能力,所以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万物负阴而抱阳,阴大于阳。

车辆是这样,人也是这样,存活于世,努力奋斗,开创未来,这是阳;身体健康,无疾无病,这是阴。对于人来说,这两个哪一个重要?即便你身价千万,没有良好的身体,一切都是空谈,所以这里我们也能清晰的认识大到万物负阴而抱阳,阴大于阳。我们接着说人,很多人都关心事业,这是生活的物质基础,站在易经的角度事业有两个方面组成,一方面是赚钱,一方面是赔钱(也可以理解为消耗),这两个哪个重要?赚钱是能力,不赔钱(消耗)才是本事,很多人努力八九年赚了不少积蓄,结果第十年一场投资不慎或意外回到解决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里也在阐述阴大于阳。

关于阴阳平衡,阴大于阳的例子,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大家需要用心去观察,然后智慧地去平衡,才会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今晚就分享到这里,我们下周一不见不散。



世界除了黑就是白吗? 不是的,对立的同时又相互纠缠。你会发现好人也会做坏事,坏人也会做好事。那么做了坏事的好人还能称之为好人吗?做了好事的坏人还能称之为坏人吗?这就是我们经常烦恼和痛苦的根源,到底一个人或者一个事评价与横梁的标准是什么?

我举一个例子:
现在你是火车司机,但是火车刹车失灵了,不过方向还可以控制。当下,你到了一个岔路口,不管选择哪一个路口,火车过去都会让这条路上的人失去生命。

路口A有8个人,路口B有1个人,按照既定线路是往路口A前进,但是现在你有选择方向的权利,请问你会选择哪一个路口? 选择的原因和初衷可能五花八门,结果存在下面两种情况:
(1)选择A,既定路线是A。
(2)选择B,这条路线伤亡最小。

现在,难度加大了。
如果路口A的8个人都是老弱病残,都是生命垂危的人;而路口B的1个人是科学家,能够服务和解决几十万人的问题,现在你怎么选择? 有的人就纠结了,因为条件不一样了。
(1)选择A,按照生命数量A>B。
(2)选择B,按照生命质量B>A。

好,现在难度又加大了。
如果路口A的8个人都是社会精英,但有的眼睛不好,有的心脏不好,有的肺不好等等,只要更换了这些器官,每个人都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而路口B的1个人就是一个普通健全的人,他的器官正好满足路口A8个人的需求,这个时候你又如何选择? 纠结的人可能更多了,因为衡量价值不一样了。
(1)选择A,按照人权不能用破坏一个人的价值实现多个人的价值。
(2)选择B,按照社会价值以最小的牺牲获得最大的回报。

其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选择。
我们经常说选择大于努力,你选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有的时候会因为感情好而做出相应的选择,有的时候会因为利益高而做出对应的判断,其实所有的纠结和选择困难,都来自于三个方面:
(1)你的价值衡量标准。
(2)你的社会认知层面。
(3)你对某人某事初心。

三个因素里面,哪一个是最根本的呢? 1和2是知识与能力的问题,这属于外部世界架构形成的判断,而3是内心与灵魂的问题,这属于内心世界架构形成的判断。我们遇见任何事情,都是外部世界架构与内心世界架构的碰撞,最终由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达成平和,这就是从阳到阴的过程。选择和判断的基础,最终趋于内心,或者给内心一个可以足够的理由,这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6 16: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的生活,充满了压力和多方面的挑战,甚至很多人不堪负重。当下的阶段,很多企业、公司都面临着从来没有过的艰难,减员、降薪似乎成了家常便饭,我们如何在充满迷茫的时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未来之路?由此话题,开启我们今天的分享。

我们先看三张图片,你会选择哪一种生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相比较而言,比起灯红酒绿,我们内心更希望朴实,朴实的基础之上就是静逸。我们大部分人都经历过所谓的繁华奢侈的时候,也都经历过所谓的低谷沉迷的阶段,这就像易经里面的阴阳两个极端,凡事偏剥的现象都是短暂的,只不过带来的心情与情绪却冲蚀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所以看上去我们的生活总是高低起伏、唏嘘不安。

我们在看三张图片,你会选择哪一种环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生比起富贵来,有的人出生就是我们高不可攀,但反过来比还有很多穷苦潦倒的人群。现在很多人的生活比较惨淡,但比你惨淡的人还大有人才,之前有个笑话是这样说的,有人今年炒股赔了50万,十分痛苦,遇到一个老朋友诉苦,老朋友说他炒股赔了200多万,这人瞬间不那么痛苦了。咱们会员客户里面也有这样的故事,有人身价百万,大家都觉得很厉害,纷纷都问他如何实现的?他说之前身价千万,赔到还剩一百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龙隐说易】会员服务——宏愿传道三十年,而今从心再出发 51LA统计

GMT+8, 2025-5-3 08:55 , Processed in 0.07624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