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4|回复: 0

每周分享:心性向阳,而命无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2 22: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声明】:本文原内容,来源于2021年09月29日 每周分享 现整理如下:

我们最近一直在讲健康的内容,属于易经与中医的结合,本身易医同源,很多道理与内容都是相同的,但是表现形式不一样。用《金刚经》的一句话,就是“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说的就是古往今来的圣贤之士,从根本上来讲都是悟到了真正的“道”,只是因为不同的领域、方式而展现出不同的风采而已。我们每个人都是与上苍有着灵魂沟通的,只是我们忙于生活、事业,在匆忙与繁乱中丢失了至诚至真的灵性而已。似乎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或者感慨,你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因为某个事情有了感触,而这个感触或者总结,后来你发现竟然与某某定论、某某法则极其的相似,我们与大师只是差一个“完善”而已,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get到灵魂深处的本能。

所以,佛说我们原本本自具足。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天使,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的翅膀得到了肯定,有的翅膀得到了伤害。至此,有的人飞的又远又高,而有的人则恋足近地。为什么有的能飞?有的不能飞?有的飞的远?有的飞的近呢?其实,你首先要知道翅膀是一对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与缺点,有的极力发挥自己的优点,那么就会导致一个翅膀比较宽大,而另一个翅膀则比较矮小,所以飞的很吃力,但凡靠着优势、优点前行的人,人生的道路总是曲折多返;有的极力掩盖自己的缺点,那么就会导致一个翅膀非常的厚重,而另外一个相对轻盈,所以飞的很慢,但凡处处谨慎、多重思量的人,人生的视野总是一步三山。真的翱翔,即保留自己的优势,但不傲娇,又认清自己的缺点,但不悔恨,保持平衡,则天高云阔。其实,这就是真正的“道”。

“道”的核心是一个“中”字。儒家在讲中庸,佛家在讲中观,道家在讲中道,那么易经文化里面就是阴阳制衡,在此基础上结合身体,就形成了中医。我们在认识身体、保持健康的前提就是让身体一直处在不偏不依“中”的状态,这里还有一个关键,就是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所有的诊断都来自自己灵魂与自己身体的真诚对话。在佛堂,我指导的客户里面,有两类人是比较难有成效的。一类就是太着急,心根本没有静下来,身体与状态都是高度亢奋的,这样的情况是极其容易出现失误或者错误的。就像很多人出现了被骗、或者投资失败,项目不理想,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一时冲动做了选择,而后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善和解决;另一类就是太消极,凡事都往最悲观里面去想,这就导致了即便有了方法,自己也会犹豫、不会全力以赴,最后导致事情结果不理想或者有偏差。

很多人都纳闷,老师您是如何面对形形色色的会员与客户问题的?在这里,给大家先解密一个核心,就是让一个“病态”的人恢复到“常态”。一个心非常着急的人,让他去做一些消耗体力的事情,让身体带动内心,把温度降下来,冷静下来,然后一步一步去思考;一个心非常消极的人,让他去看榜样的力量,在英雄气概与狭义之气里面,找到自信与果敢,让步伐更加充满信念,努力去实现。失常变恒常即为调,无论是风水还是身体,调来调去调到最后都是为了更加的顺其自然,符合自然之道。那些违背自然,有损常态的阻力改善,就是最大的助力。我最早体会到这一点,还是10多年前练习太极拳的时候。传武里面讲究静与动,静是凝神,动是发力,凝神是为了更好的发力,而发力是为了更好的凝神,当两个达到和谐统一的时候,拳则不拳,招则无招,称之为“化劲”。

所以,真正的武术家,除眼神非常有神之外,其他的您根本看不出是练家子,甚至都文质彬彬。内神外形,动静合一,这是当年学拳的感触。在此基础上,后来又接触到了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莫不如此。学东西一定要找到这个东西的灵魂,这个事情的根本,这个最神秘的灵丹妙药往往就是最简单的一两句话,把这一两句体悟深刻了,基本就慢慢入道了。那么后来为什么由拳到道了呢?这里的道不是悟道的道,而是道家的道。这里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大缘由,就是任何事情你一定看到登峰造极之人,不然你根本不知道天外还有天。当年就想看一眼,武术家的最终怎么样?这个想法挺诡异的,在很早的时间了,我就养成了这个习惯,不看一个人的辉煌,也不看一个的落寞,而看这个人的临终。真正的终极一生,往往才是修为的体现。

为此,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来发现了一个非常神奇的事情,就是“武功越高,死时越痛苦”,像八卦宗师董海川,堪称京城无敌手,但是弥留之际,身体已经不行,但体内之气很难消耗掉,导致了最后一口气悬在咽喉三天,最后才气散人故,极其的痛苦;另外像自然门杜心五,曾是孙中山的保镖,去世的时候痛苦异常,据说身体从一米六几缩小到一米四几,这就是散功。练武之人,在将逝之时,其肉体之中所蕴含的能量和精神将会散归自然,这股力量一般会出现身体缩小、痛苦异常的情形。没有丹道之法的人,很难逾越这座高山。这也是,当年南怀瑾老师为什么没有跟着剑仙练剑的原因之一,而走上了传播传统文化的道路。我也是受之启发,开始从武入道,开始从道家里面找回归自然的法门。

道家的内容,神奇之法,琳琅满目。越是让人惊喜的东西,我越选择放弃,所有的刺激都是感官的,来的快,去的也快。男的见了女的,第一眼发现很漂亮,就爱的不行不行的了,非此人不娶。过了两天,发现这个女的有狐臭或者口臭,然后又讨厌的不行不行,宁娶天下老婆娘也不娶此人。一看,人还是那个人,没有变,只是你了解的多了就改变了。所以,惊喜的东西也是这样,越是前面无限遐想,后面知道原理后就会索然无味。在这个过程中,放弃了很多机会。之前曾经在群里,偶尔讲过几次与恩师的故事,个人感觉为何有此殊缘,一半是因为很多时候不为所动的原因。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那学习的经过,有的嘴里吐火,有的很多变化,孙悟空都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都是小术。心迷恋小术,就很难学到真道。你舍弃的越多,最后老天回馈的肯定更多,善舍者智,善拥者痴。

静下心来是能力,静中提升是本领。时代总是潮起潮涌,我们走过"成功学"与“领导力”的激情岁月后,现在的时代流行“传统文化”,一时间很多人都背上了“光复中华文明”的大任,凡人就讲静,时不时就搞个禅修、打坐、站桩呀等等,看上去人静了下来。实则未必,说句到家的话,人是最会“伪装”的,我们在没有足够智慧与定力之前,可以假装自己很安静。但是安静来安静去,最后让安静骗的自己团团转。今天有10万的信用卡要还,你不去想办法,在这打坐感受天地之间的能量,意向老天给你网开一面,带给您机会。这种情况非常多的,当然表现形式各种各样,我们不否认很多时候,人的运气与机会,在静中的同时发生了。但是请不要把“消极等待”变成高大上的“能量赋予”,童话为什么是童话?因为儿童的话很儿童。

怎么办?道家里面有一个专门的词,叫性命双修。性不是男女之事,而是人之本性,也就是所谓的制心。如何让心真正的平静?平静的接受过去的过去,平静的接受现在的现在,平静的接受未来的未来,这是需要绝对的智慧与悟性的。我举个例子来说,有的人就会父母对其消耗很大,你是女儿,赚了钱就要想办法帮弟弟,而弟弟不学无术,怎么办?这个时候,你光打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先接受,真正的接受。接受我有一个偏爱弟弟的父母,接受一个没有成事的弟弟,你不接受就是对抗,对抗就失衡,天使的翅膀就会折翼。然后去改变,改变不是改变父母的想法,也不是改变弟弟的人生,我们不要期望自己能改变别人多少,我们能把自己改变好就很不错了。那怎么改变?让问题回归问题,让事情归回事情?为什么父母帮弟弟?记住,父母没有任何的偏心,都是父母的心上肉,父母只会抑强扶弱,这是天性。

社会也是这样的,历史上比比皆是。我们不能说是杀富济贫,这是管理者的艺术,每个朝代国库紧张的时候,会有很多莫须有的罪名加在富商身上,然后实现财富转移。治国如治家,父母也是这样的,也是希望富有的帮助弱小的,所以会对富有的不断索取,对弱小的人不断给予,父母也没有落下什么,他只是一个媒介而已。你把这个点看透,这叫什么?叫性。天性、人性、本性,统称之为心性。人生的很多情景,都是在修“性”,所以在佛法禅宗里面会讲,人生如梦,多种质镜。很多时候,都是一个情景套着一个情景来的,我们迷失在情景里,而忘记了所有的情景都是“性”导致。

意识到了“性”,然后再修“命”。所谓的命,不是命运,真的命运都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虽然我们在讲八字、风水的过程中,会讲到人的命运会有波浪线的变化,但是您一定要记住,所有的波浪线变化都会有一条中线,而这条中线就是您的命局与风水。主要您的命运与风水,把这条中线往上发展,那么所有的波浪起伏都是常态。犹如您找到了一个白马股,没有一个股票是365天,天天大阳线的。一定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只要它没有偏离向阳的本质,暂时的阴是为了更好的阳。我们在操作金融过程中,很少关注基本面与技术面,只关注中道的中,这个中是向上还是向下。世界上,很多东西向上向下都不受自己的把控,但是自己人生的中线自己是可以把控的,这就是心性向阳,而命无疆。

今天分享的内容,有点形散,甚至有些点不是那么好理解。关于心性与修行,建议大家看两个内容,一个是《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个是《百年虚云》,大家在这里面或许会有更好的体悟。最后祝大家十一,假期愉快,我们假期后见。依然是每周一、三、五分享。让问题解决问题,让答案回答答案,人生本来人生,无限美好。让心不喜不悲,人生平静中往前,我们的持久相伴。2021年10月1日,龙隐说易八周年,我们将换一种方式,迎来未来。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假期愉快。我们假期后见,晚安吉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龙隐说易】会员服务——宏愿传道三十年,而今从心再出发 51LA统计

GMT+8, 2025-5-3 22:56 , Processed in 0.0598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