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2|回复: 1

【新教程】易经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9 20: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晚上好。
从今天开始我们系统讲解易经入门内容《梅花易数》,并根据进展情况分阶段进行线下课程,争取一年的时间把相关知识内容、实战案例等,进行系统、完整的分享,献礼于明年十周年纪念。好,下面开始第一篇,易经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易经的起源】
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度,既充满历史沧桑又富有生机勃勃,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她,雄浑里孕育着希望;她,革新里蕴含厚重;她,伟大里归藏智慧。站在今天的高度,回望过去,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盛誉世界,这里不仅有气势恢宏的建筑、精美绝伦的绘画、珠圆玉润的音乐,还有浩如烟海的文学、惊为天人的书法、大放光芒的思想等等,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易经》的使用与延伸。《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被誉为诸经之首,它含盖万有,广大精微,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是华夏繁荣的树木之根。

谈起易经,很多人感觉到晦涩难懂,又觉得遥远不可及。其实不然,当我们遇到不确定的事情,心情总会七上八下;看到一个人行为怪异,我们会评说这人不三不四,这“七上八下”、“不三不四”都是易经的内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易经内容的使用,但我们未曾觉察,这就是易经文化的“日用而不知”。易经文化,深刻地影响、改善着我们方方面面,我们只有更好的学习、了解、运用易经文化,才会更好的提高生活质量、奠定事业发展基石,从而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美好的未来。

《易经》如此重要,又如此具有作用,那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呢?
人类所有的圣贤文化,都是基于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探索与总结。我们的上古先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对比、完善,在不断的演变与沉淀中,形成了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思想内容体系。这伟大而实用的古老经典,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连山》《归藏》《周易》,随着历史的变化与先人的变迁,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当然现在也有不同的说法,鲜有人称自存连山、归藏等内容,已无法考证真伪)。目前广为流传的《周易》分为两个部分,《经》和《传》,这里的《经》也会俗称为易经。

《周易》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分别由三位先圣分三个时期依次完成。这三位圣人分别是伏羲、周文王、孔子,伏羲生活在上古年间,周文王生活在中古时期,孔子生活在近古阶段,因为三个阶段的三个圣人进行了诠释与升华,所以又称为“世历三古,人更三圣”。尤其是孔子之后,《周易》奉为儒门圣典,随着儒家文化被古之帝王的不断推崇,《周易》更是大方光彩,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当然,如此神奇而有能量的内容,不免会让人浮想翩翩。曾有学者指出,易经八卦的符号不是我们这个时期人类文明的产物,我们知道地球经历了多次冰川时期,而每次冰川时期的到来都是当时人类文明的顶峰,现有的易经八卦符号极有可能是上个冰河时期高级文明留下的产物,应该是当时文明发展到最后高度概括归纳的结晶。(具体可以参考南怀瑾老师的《易经杂说》)这一观点,无疑增加了易经本身的神秘色彩,更加体现了易经的深远智慧和广泛影响。

【周易的发展】
下面我们简单解读一下《周易》的三个阶段,深究其历,发现和应用其中的奥妙。

首先,上古时期的伏羲,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很多时候,我会问大家,中国最早的王是哪一位?有的人回答是秦始皇,有的人回答是黄帝,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答案应该是伏羲。伏羲,他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他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他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八卦,用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他被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创造易经八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进行了类象的总结与归纳,世间一切的人事物都可以用这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表达,反之用这八种符号也可以推衍天地万物种种情况。

万物皆以类象,通晓以达周理。
这里我们需要延伸一个内容,易经的三大法则:理、象、数。什么是理?泛指道理,寓意一切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之所以很多事情,我们不知所措,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究竟如何变化,那么不管事情多么复杂、冗繁,我们找到规律就简单了,这就是理。什么是象?具体的人事物,都有详细的表象,我们通过这种表象的阐述来描述人事物的状态,从而进行良好的把握与选择;象依托理而存在,比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自然规律,那么春季花开、夏季酷热、秋季落叶、冬季冰雪,这些有区别的不同状态,我们称之为象。什么是数?世间的一切都需要数来量化,从而让表述更加具体与形象;数依托象而存在,比如春天的时候,季节为三四月份,温度为10多度,这些非常具体的东西会让表达更加明确,这就是数。理、象、数是一个相互依存,并相互承负的关系。我们往往也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字,进而知道具体的表现,从而明白其中的道理。

其次,中古时期的周文王,他内圣外王的最佳典范。中国历经二十四朝到如今,在这兴衰更替里最长的王朝是哪里一个?那就是周文王奠定的八百年周朝。周文王,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广罗人才,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他奠定的西周政体,是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集权之先声;他在狱中悉心钻研易经,在先天八卦基础上创造出后天八卦,并先后天八卦结合演绎出六十四卦,其创《周易》,成为中国最早的经书,是诸子百家之源,导引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轨迹,影响了后代的文化发展机制。

探究变化无穷,易道繁简不二。
周文王不仅演绎了八八六十四卦,而且对每个卦都进行了卦辞阐释,使得卦象之间错综复杂的变化有迹可循,正是因为有了这进一步的表达,才使得我们对周易的理解更加形象、辩证起来。(除卦辞外,还有爻辞,关于爻辞的解释创作,历代观点不一,有认为是周文王的,有认为是周文王的后人周公的,但两人都处在周朝,所以关于易经的内容,大家都普遍认为从周朝真正开始,又都称之为周易。)如何更好的理解六十四挂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在易经三大法则(理、象、数)基础上,熟悉易经的三大原则:变易、简易、不易。

什么是变易?指的是世界的一切人事物,乃至宇宙万有,没有一样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事物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理解,卦无定卦,没有绝对的好卦或坏卦,比如“火天大有”卦,寓意富有、丰盛的意思,那么对于粮食、收获来说富有是好,那么对于身体疾病或者灾难富有反而不好,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进行辩证的分析与理解。

什么是简易?指的是一切的变化都有其内在规律,规律在延伸过程中会有高低起伏、好坏大小的区分。不管哪一个卦,当前呈现出什么内容,都是之前发生事情的演变与发展,都有其自然规律和内在逻辑。比如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内容繁杂、变幻莫测,其根本就是八卦与八卦的不同组合。宇宙间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只是因为我们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所以觉得神奇、不可思议,凡事只要找到根本规律或原理,一切都会变得简单、容易。

什么是不易?指的是宇宙万物,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但是不管怎么变化,其内在是不变的。这个所谓的内在,就是万古永恒的东西,可以称之为宇宙的本体,也可以说是万物的本源,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转移,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也可以这样理解,一种东西状态的消失,只不过变化成了其他东西的其他状态,我们看到、观察、认识到的只是表象的不同,而真正的内在从来没有发生变化。

倒转乾坤究探源,始知此门妙之玄。
如果说伏羲的思想内容,是脱离蒙昧的状态,是一名初中生;那么周文王的思想内容,是提升完善的状态,是一个高中生;如果需要游刃有余,那就需要了解、深入孔子思想内容,真正的进入大学阶段。如何进入大学阶段呢?我们下周再分享,今天就先讲到这里,下周一不见不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6 21: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晚上好。
之前关于易经,我们讲到了三位圣人,先后讲解了伏羲、周文王,今天我们讲解最后一位圣人——孔子。

第三,近古时期的孔子,他是至圣先师,誉为万世师表。谈起中国第一大贵族,有的人可能会说是清明时期康百万的康家,有的人会说晚清曾国藩子孙八代人才辈出,也会有的人说近代出过诺奖、外交家、科学家、国学大师的江东第一家钱家,其实真正千年经久不衰的是孔家,孔子后人世袭罔替“衍圣公”,最高时期位居一品,成为中国历史上世代腾黄、地位显赫的特殊公爵。之所以有此地位,皆因为孔子开启儒家文化之先河,其思想不仅利于国家施政,也利于个人修养,更利于教育传承,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其思想中,又以《易经》为六经之首,耕作《易传》,是诠释《易经》的经典著作,内容丰富又形象立体,其有十篇,犹如给《易经》插上了翅膀,又称之为十翼。(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其内容并非孔子全部阐释,但并不否则孔子在十翼上面的贡献与影响)。

我们都知道韦编三绝的故事,讲述了孔子研习易经过程中,因为内容深奥又精妙,反复多次阅读,翻断了多次绑竹简的牛皮(古时把文字都刻在竹简上)。这才有了十翼的内容,简言之,他和他的弟子把周易各卦、各爻所预示的吉、凶、悔、吝、厉、咎,用卦的构成以及爻的时、位、比、应、承、乘等完美地做解释,众泉汇流归结到哲学思辨的高度,使得占卜的结果与人生的哲理相统一、相印证。以使得后人在周易中更多看到的不是吉凶的结果,而是其中的原由,以及蕴含的大道理,从而形成许多做人、做事和从政的深刻哲理,进而树立而完善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这一点而言,孔子对周易传承的贡献,无疑是居功至伟,也是后人对周易的研究废寝忘食的真正原因。从这一点上看,他解易也常常别出心裁。

那么穷其一生,对于易经这样的高等智慧,孔子的最后总结是什么呢?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叫善易者不卜。这句话怎么理解呢?真正懂周易的人不会占卜?很多人一听到这里就蒙了,研究来研究去,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东西不能碰,这是什么道理?其实这句总结有两层含义。

(1)《易经》里面讲,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老天是不会保佑任何人的,老天就是自然,自然怎么会保佑任何人呢?它如果保佑了这边,就保佑不了那边,如果保佑任何人,那就是偏心不公平。老天只帮助应该帮助的人,不会帮助不应该帮助的人,这叫自然规律。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就需要减少衣服了,我们还需要算一算是增加衣服好还是减少衣服好吗?肯定不需要了。所以真正懂的易经的人,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了解本质触类旁通,无需算不用算,因为结果胸有成竹,这就是不卜。再比如,我们知道三国时期诸葛亮借东风,表面上是掐指一算神乎其神,实际上冬至一阳生,这一天前后就会有阳春东南风出现,这是自然气候规律,知道了去应用就无需再卜。

(2)孔子还说一个句话,叫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易经本身晦涩深奥,如果让老百姓都搞明白,那太难了。怎么办,这要需要通过一个方式来体现。孔子因材施教,采用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祭祀。拜祖宗与神灵,为什么要拜呢?因为我们心中要有敬,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敬畏心,那么所有的事情都会背道而驰。占卜也是这样,我们现在占卜太随意了,找一个排版软件就把生辰八字分析了,随便起出一个卦就直接信口开河了,心中没有敬意,多了一些玩弄之意,那么你就会发现算出来的结果也在玩弄自己。古代真正占卜之前,需要沐浴更衣,让自己心静神明,才能达到了感悟自然之道的智慧。

无论是易经占卜,还是其他事情,都是这样。
你敬重未来,那么就能赢得未来;你敬重感情,那么就能获得幸福;你敬重财富,那么就能获得金钱。世界的所有的人和事,都喜欢干净与仰视,一旦体悟了这个思想,那么人生就会不一样的境遇。干净的内心,不会因为身上落了灰尘而惊慌失措;仰视天地的人,不会因为暂时的荣辱得失而手舞足蹈。人生的终极智慧,无外乎易经的乾坤二卦。乾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卦为阳,坤卦为阴,万事万物存乎阴阳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龙隐说易】会员服务——宏愿传道三十年,而今从心再出发 51LA统计

GMT+8, 2025-5-3 09:15 , Processed in 0.07616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