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遁甲

【打开生命与财富的密码】:奇门遁甲从入门到大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6: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易经和健康之外,谈论最多的就是孩子。
  培养孩子的最大的智慧,是三观而不是学习。
  我们稍后再做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6: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揭露点小秘密。平时,大家都称呼我为龙隐老师或者龙老师,因为“龙隐”是仙师给予的道号,再加上个人日常用易经方式解疑答惑比较多,所以龙隐这个名号比较常用。其实,我还有一个名字,叫元善。这个呢,是佛家的一个讳名。

  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名字呢?说来话长。
  那年时日,受教于老法师席下,研究经律论三藏内容。起初之时,老法师问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您,觉得我会为什么会教您?关于这您,是个习惯,他对谁都这样,平和又尊重。一开始不以为然,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他依旧如此。不管是您做的好还是做的不好,他都保持一种慈祥与力量,内心真的是如如不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6: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气盛的时候,总是壮志凌云。
  法师选择我呢?肯定是我不一般的觉悟和可以塑造的未来,以后可以肩挑起弘扬佛法宗派的重任,广大我门传承万千。那架势,仿佛就要气吞山河了。法师笑了笑,没有回答。只是说,您以后会去五台山,五台山上有一个洞与您有缘,到时候可以多去看看。您没有出家,给您起个讳名,就叫元善吧。

  五台山是佛教圣地,佛教发源于印度。在古印度呢,当时有一个城市叫做“福城”,一听这名字就感觉祥和,这是一个充满福气的地方。在这个城市里面,有一对老夫妻,人生半百的年龄,做了很多的善事,不管是修桥铺路还是接济贫穷等等。按道理人生应该很圆满,但是很遗憾,他们膝下无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6: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嘲笑他们。
  当一个人做好事的时候,很多不理解或者嫉妒的人,都会认为你是做给别人看的,你不是真心的。所以,这个时候非议就来了,别看每天行善积德,竟然无子绝后,说不定上辈子做了多少坏事。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不管做什么,都会有人在后面指指点点。很多时候,当我们遇见或者听到非议的时候,内心就发生变化了,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了,往前的心就退却了。

  如果在面对各种不好,依旧做着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的时候,不为外界所影响,那就是如如不动,即见菩提。这两位夫妻呢,一直行善积累,不因其人言语而所动,终于在六十花甲之时,福报居足有了儿子。这一下了不得了,好事接踵而来,金银财宝都来了,一时间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6: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一个人心愿达成的时候,往往就是放纵和安逸的时候。我们身边是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的,好不容易生了一个孩子,视为掌声明珠,往往在这样情况下会影响孩子的发展。这对充满福报的老夫妻意识到了这一点,孩子以后如何承载这样的财富呢?这就像现在很多富二代一样,出生就拥有了金钥匙,但是他们并不理解父母曾经打拼的岁月与经历,当一个人没有驾驭金钱能力的时候,即便金钱来了,也会挥霍一空。

  其实,关于金钱,我们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这一辈子只有使用权,没有拥有权,我们空空而来,最终也要空空而去,钱是带不走的。这辈子,只不过有了使用的权利而已。老夫妻左思右想,给孩子起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名字,叫善财。什么意思呢?因为父母的善行而得来了出生时的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6: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种下一粒种,结下百年树。
  善财从小就喜欢圣贤之道,对赚钱发财的内容不是很感兴趣,也一直做着行善之事。直到有一天,遇到了文殊菩萨,文殊大士开示:孩子,你很聪明,但是你要到更广阔的天地去。你往南走,那里会有很多的善人等着你。于是,善财背起行囊,开始南行真谛。

  他的一生走过了一百多个城市,遇到了各行各业的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光点,有泥瓦匠、有国王、有富翁等等,他总结了53位老师的智慧,称之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证的无上正果,位列菩萨道果。最后,他诠释了一句话,善是因财是果。善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他是畏“因”的,就是我的出发点对不对;恶人是畏“果”的,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得到这个结果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6: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分人为什么会纠结、痛苦、烦恼等等,是因为掉到了“结果”这里去了。只要当下的结果不理想,那么就会起各种无明之心,甚至会有仇恨、报复等邪性的力量。但是当我们换一个思路,考虑事情初衷对不对的时候,往往会纠正很多妄念,也会延伸很多力量。即便当前不是理想的结果,也会保持信念,继续往前。

  善财童子因为受文殊菩萨的开示,所以在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会有了自己修行的地方,叫善财洞。每年我们都会徒步朝圣五台山,到达五台山之后,会三步一叩拜黛螺顶,顶礼无上智慧文殊菩萨。在叩拜的过程中,我们会经过善财洞,每每到了这里,我都会想起法师的话:五台山上有一个洞与您有缘,您就叫元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6: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32118777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7: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法师是文殊的化身,是无上智慧的。
  教授与报答,看似天经地义,实则是一种交换,犹如养儿防老一个道理。真正的报答之心是不需要说出来的,当有所求的时候就会有所失的时候。当自己有能力,施恩于人的时候,一定不要期待什么。你看,我把你培养这么好,你从一无所有到现在衣食无忧,你觉得是你付出了很多。对方可能会觉得,没有你也会有其他人,而且你帮的时候还存在一些阻碍,未必会完全领你的情。

  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畏“因”,保持自己的善良,呵护自己的初心。所以,孔子在《文言传》开始讲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7: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法师是文殊的化身,是无上智慧的。
  教授与报答,看似天经地义,实则是一种交换,犹如养儿防老一个道理。真正的报答之心是不需要说出来的,当有所求的时候就会有所失的时候。当自己有能力,施恩于人的时候,一定不要期待什么。你看,我把你培养这么好,你从一无所有到现在衣食无忧,你觉得是你付出了很多。对方可能会觉得,没有你也会有其他人,而且你帮的时候还存在一些阻碍,未必会完全领你的情。

  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畏“因”,保持自己的善良,呵护自己的初心。所以,孔子在《文言传》开始讲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龙隐说易】会员服务——宏愿传道三十年,而今从心再出发 51LA统计

GMT+8, 2025-5-5 11:59 , Processed in 0.0737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